圖一是Plain Cheese Cake﹐圖二是Vanilla Cheese Cake﹐圖三是Godiva/Cheese-Cake-Factory Chocolate Mousse Cake。不知道Godiva跟Cheese Cake Factory﹐是有合作關係﹐還是交叉持股﹖蛋糕類Menu裡面﹐大概有一半都是巧克力蛋糕﹐而且是Godiva贊助的巧克力。如果您仔細看﹐這裡的蛋糕是沒有底層海綿墊(Sponge)的﹐整個就是扎實的起司餡料﹐所以滋味非常濃郁香醇﹐當然啦﹑熱量也頗驚人。
Cheese Cake Factory餐廳﹐各種食物的熱量表。…這個網站﹐也可以查詢各大美國知名餐廳菜單的熱量﹐以及主要西方飲食的熱量表﹐與營養成份﹐是減肥必備利器。
不知道哪本日本小說裡面讀到這麼一句話﹕起司蛋糕﹑是屬於大人的滋味。被稱作大人的滋味的東西有很多﹕茶﹑酒﹑煙草﹑爵士樂…等等。以上這些東西﹐通常初初接觸時﹐滋味沒那麼OK﹐感受沒那麼深刻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品嘗﹐才能體會其中複雜而優雅的層次﹔比較起來﹐起司蛋糕算是入門所謂大人的滋味﹐最容易的物事吧﹖
人生總是複雜的﹐能細細品味﹐需要耐心與時間﹐而且要用心體會裡面的層次。懂得這個道理﹐才有所謂大人的滋味這回事。
這個是起司口味的Red Velvet Cake﹐中文翻譯大概是紅色天鵝絨﹐名字取得不錯﹐味道也不錯。
這道Avocado Spring Roll﹑酪梨炸春卷﹐是我個人強烈推薦﹐每次必點的前餐。這是最近十年來﹐紐約的亞洲混合餐飲風(Asian Fusion)﹐最具代表性的標準菜餚﹕春卷的內餡有酪梨﹑紅綠色青椒﹑羅勒﹑起司﹐沾醬則居然是港式三寶飯專用的蔥韭汁﹐以及泰式酸甜醬的混合。因為油炸﹑醬料的交互作用﹐酪梨的滋膩﹐羅勒的腥氣﹐青椒的苦味﹐全部都不見了。
讀我描述起來﹐好像是道怪菜﹐但它的滋味甜而略鹹﹐油而不膩﹑甚至還相當爽口﹐輔以柑橘淡淡的酸甘味﹐是非常出色的開味菜。
這是叫做Pasta Da Vinci﹐我稱之為達文西拉麵的義大利筆型麵。裡面放的是香菇﹑蘑菇與雞肉﹐味道濃厚而鹹﹐簡直跟台灣的一般意麵沒兩樣。第二張小圖﹐是因為沈家老母喜歡這醬汁﹐卻嫌Penne太硬﹐所以改成一般Speghetti麵條。
記得以前看烹飪書籍﹐裡面介紹義大利麵條﹐其中的特點﹐就是如果你那放大鏡看的話﹐所有的義大利麵﹕Spaghetti﹑Angel Hair﹑Penne﹑Macaroni﹑Ravioli…等等﹐上面都有製造過程產生的細微小孔﹐有吸收醬汁的特殊效果﹔如果我記得沒錯﹐日本的蕎麥麵﹐也有類似的細孔。
這道菜是吃粗飽的Shepherd's Pie﹑牧羊人的肉餅。它是牛油拌炒的馬鈴薯泥﹐直接覆蓋在牛肉肉末上而成的英國家常菜餚之一﹔Cheese Cake Factory的Shepherd's Pie﹐又是更進化的版本﹐所以牛肉肉末裡面﹐還有洋蔥﹑芹菜﹑青椒﹑四季豆﹑牛蒡﹐而且味道蠻像中餐的青椒牛肉﹐裡面似乎有用蠔油拌炒。
這道菜是我所謂的義大利切仔麵﹑海鮮Angel Hair番茄麵。Cheese Cake Factory的這道菜﹐比較沒那麼出色﹐食材新鮮﹑自是沒話說﹐不過味道淡了許多﹐我還另外加了快兩湯匙的鹽巴﹔除了味道比較淡﹐可能他們烹調的過程中﹐沒有加白酒﹐所以沒有義大利麵該有的濃郁氣息。 不過愛吃番茄的人﹐大概會覺得很讚吧?
想幫老娘減肥﹐加上她愛吃魚﹐所以點了這個烤大西洋鮭魚﹐配菜是蒸蘆筍﹑以及用奶油拌炒混合培根的馬鈴薯泥﹐氣味很是香濃。
不過這麼肥的配菜﹐已完全失去吃魚以降低熱量的原意了。…Orz
這道菜叫Bang-Bang Shrimp & Chicken Rice﹐菜單上面說是泰式料理。裡面是用雞肉﹑蝦仁﹐與鳳梨﹑椰乾拌炒奶油﹐鹹中帶酸甜的菜餚。想來是配合老外口味而研發出來的菜色﹔偶爾嘗嘗倒還不錯﹐常吃恐怕就敬謝不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