貼這個影片的主因,是要描述「生/熟黃耆的性質與副作用」,因為坊間與網路一大堆建議的養生藥方多半有黃耆,作大夫的仁心仁術,覺得有義務平衡資訊報導一下:
(這個影片裡面提及個藥方與各種藥物,全部屬於治療急症的,不適合長久服用。任何可以藥到病除的東西藥物,都表示它們屬於強制性介入你的生理功能,所以它們比你身體功能更強大,你解毒功能的肝臟無法駕馭它們,一直久服反而會要你的老命。)
先說副作用吧?黃耆不論生用或蜜炙,都有「提氣向上」的功能,也就是會「升高血壓」。所以如果您是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潛在危險群、服用各種東西方血液稀薄侵蝕血管厚度以控制膽固醇的藥物與食物(阿斯匹林、山楂、大豆卵磷脂或深海魚油)、美尼爾氏症暈眩患者、甲狀腺+交感神經亢進而很嗨的病患(包括失眠患者)、高血糖的患者,以及胖子:「久服黃耆是你慢性死亡的毒藥」。為了延長壽命與提升健康的生活品質,有以上問題的大人們,您如果想服用黃耆,最好先諮詢您當地合法合格的中醫師。
中藥材微妙之處在於它多半會有「多重功能」。一樣是補氣藥,生黃耆的功能有「動能猛烈地向軀幹上方+向皮表外部推進」的趨勢(蜜炙黃耆只有向上,沒有向外的功能),但人參黨參則「雖有補氣,但沒有任何走向的功能」,因此久服人參黨參又沒有配伍行氣藥者,多半大腹便便,因為氣滯中焦的胃部,....用白話文描述,就是常吃人參黨參,你的藥方又沒有高人指點加些別的藥材,又沒有控制飲食與加強運動,你會變成胃部突出型外貌最糟糕的胖子。
由於生黃耆有個「猛烈地向皮表推出」的特殊功能,這個功能在常用的400種中藥材中,以小弟行醫的經驗,大概可以排名第一。所以在治療各種皮膚病、生肌排膿傷科藥、慢性關節風濕痛、盜汗多汗、頭面部的眼科耳鼻喉科齒科毛病,生黃耆是個推動的主要引擎。
也因為生黃耆與炙黃耆有「猛烈地向上推動」的功能(關於這個功能,炙黃耆比生黃耆還要強),因此低血壓、甲狀腺低下、胃下垂+子宮下垂、慢性腹瀉+頻尿、活動時呼吸常常提氣上不來、四肢軀幹感覺沉重無力,以及婦女經帶纏綿不解者....各種生理或心理上呈現「下墜傾向」,生炙黃耆是通常會被選用的藥材。
我個人行醫的最高原則,與故鄉五洲製藥創辦人的看法一樣:「先研究不傷身體,再講究療效」。如果您有以上各種症狀,雖然有或上或下的矛盾之處(例如你可能會頭暈頭痛,但也同時會有沉重感+慢性腹瀉與頻尿),那需要另外以中藥原則的君臣佐使來克制副作用,您最好找當地合格的中醫師幫您判斷適合的藥方,千萬別自己亂搞。
中醫與傳統中國武術一樣,也是有分門派系統的(然後他們也會頻繁的吵架筆戰,如果您會去爬中醫類的討論網站的話),西醫系統的也沒好到哪裡去,喜歡用生化作用解釋的內科,就會告訴你生病都是飲食有問題+細菌病毒+內臟運作+免疫系統+荷爾蒙出問題,喜歡用外科系統解釋的人,就會跟你說是你的姿勢或運動有毛病+硬體結構的內臟長腫瘤不切不行+肌肉骨骼結構出問題+神經被壓迫+軟骨被蝕薄了可能會報銷。....就跟我另外一個行業的傳統武術,古諺語裡面有說道了:
「右劍為汝之能,尚不能敵,何以期左劍能衛?」。不論是醫術或是武術,以及各種人世間的哲學倫理判斷,我們多半也只有一種最愛好的情緒與傾向,所以絕大多數的人,只能有一種習慣的思維運作模式,因為主要運作模式都行不通了,其他不熟練的運作模式有辦法行得通嗎?
從這個影片的描述,大概可以判別民國名醫張錫純大人,是屬於金元四大家的李東垣「後天氣脾土派」。如果您好奇什麽是先天氣後天氣,小弟之前寫了篇文章介紹過。
李東垣所創見發明最有名藥方是「補中益氣湯」,君藥就是黃耆(隨病況生炙黃耆靈活應用),所以影片裡面有應用到柴胡,跟我同行的大人們,立刻就會了解這是補中益氣湯的方劑主要結構,乃至於影片最後介紹的「黃耆老鴨湯」,鴨肉補血,所以這是「當歸補血湯」的變方。
我曾經道聽途說過,日本知名成藥的若元錠Wakamoto(這個我不確定,畢竟各個中西藥廠的真正配方是不會輕易洩露的),就是從漢方補中益氣湯萃取提煉而來的,許多故鄉的媽媽大人,會買來幫自家的小朋友大人們治療慢性腹瀉,以及由於營養吸收能力不佳而生長遲緩。如果您的家族病史有以上不能使用黃耆的症狀,為了小朋友長遠的健康考慮,您最好別給他們服用任何跟黃耆相關的藥材與變化藥方,因為這會導致他們日後莫名其妙的猝死。
小弟個人行醫的經驗是,黃耆主要的功能就是「向上與向外的強烈挺進」,實在不能將它歸類於「補氣類用藥」。與人參黨參比較起來,人參與黨參有累積性的能量儲存效果,但黃耆的積蓄效果很差,大概吃個一天,藥效在48小時後就不見了。黃耆的效果是「把什麽東西高高抬起到外面,然後重重丟下」,因此黃耆消水腫的功能只有短期的速效,吃超過四五天,大概就會喪失利尿功能。
為了剋制生炙兩種黃耆天生會提氣,升高血壓而導致潛在死亡的因素,會為您考慮長久服用效果且提高生活品質的大夫,在藥方設計,多半會有半夏、龍骨、牡蠣、牛膝、杜仲、熟地黃、狗脊、檳榔、旋複花....這一類藥性屬於「重墜下降」的藥材,以各自藥性的強度不同,與黃耆配伍的比例,大約會是黃耆 :其他下墜類藥物 = 6 :2.5~1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