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相撲招式「鐵炮」日常的練習。
鐵炮可以說是人類戰鬥的本能之一:遇到對手直接迎面撲來,不管對方是人類、猛禽野獸,或者是落石坍塌,自己摔倒或從高處落下,你被上帝設定的DNA本能無意識反應,一定是用手掌推,而不會是出拳頭。
如果您也是小弟的臉友,偶爾有看小弟無聊的日常生活照的話,會發現我家後院種了一根鐵柱子,就是因為這部影片的啟發。
一般街頭裸拳實戰,我們多半建議用撐掌而不用拳頭,因為拳頭比掌根攻擊,多了手腕與拳節兩個容易受傷的小關節。手腕相當於腳踝,如果您的結締組織基本功養得不夠強壯,用拳頭或虎趾的攻擊,是很損耗武術壽命的。
各種掌法直線衝撞的掌根第一接觸點(包括手指朝上的插掌撐掌推掌,手指側橫的切掌腋掌腰斬掌),最好是小指側/尺骨側的掌根底部,鶴拳專有名詞叫做「小天星」,中醫針灸稱為「小魚際」的部位。
以解剖學的觀點,推力訓練時以小天星作為承重點,整個手臂的結構,能承受最大的衝擊力。我們作臥推、伏地挺身與軍事肩推,也是用小天星作為承重點。....因為以小天星來承重,你的手腕最不會被彎曲折到,越是爆發力類的訓練或實用,手腕凹折的角度幅度越小則越安全。
最前面的影片中,發力路徑是略微上揚的托掌,但觀閱相撲競技的影片,會發現相撲選手使用的鐵炮,有直線撐掌與上托掌兩種。
差異的產生可能與相撲競技上使用時機有關,如果在圈子中間,直線撐掌是揍人用的;如果是圈子邊緣,上托掌是破壞對方重心用的。
如果您是以TMA為主要訓練法,這個影片裡面有TMA常見的掐肚、虎撲、托窗,三種雙掌前推上中下角度的技巧。
最前面影片中示範的是拗步發力(前手前腳不同側),不過在相撲競技上,順步與拗步兩種模式都有人使用。不論是順步或是拗步,示範者會極力前傾將自己的體重丟給對方,如同田徑比賽的丟鉛球一樣。
在傳統日本TMA相撲屋敷的日常訓練,鐵炮是左右手各100下。
鐵炮訓練內涵在現代肌力訓練的意義有三個:
1)以及肌耐力模式養出關節結締組織的耐受度。
2)以離心式的負功法,練出肌肉含量。
3)練出發勁模式與呼吸的配合法,達到延長心肺戰鬥能力,與呼吸搭配突刺出爆發力的協調性。
您若肯耐著性子,反覆觀察最前面貼的影片個幾十遍,仔細看示範者大人呼吸與腹腔漲缩的關聯性,您可以體悟出其中的關聯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