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要出國前﹐老爺子跟我們那票同期正好要流放海外的學員們提過﹕「出門在外﹐靠『太極拳』防身是最穩當的。」
我那時候還覺得﹐老爺子是不是老糊塗了﹖要比快狠準﹐不用通臂劈掛﹐也該用螳螂鶴拳一類的功夫﹐再不然對付老外﹐用蠻力硬幹﹐就得用摔跤擒拿﹐怎麼可能靠『老人哈哈太極拳』來防身﹖不過出國久了﹐不幸在職業武館泡了這麼久﹐也在職場上與人競爭﹐才發現兩件事情﹕
一﹑大家都很懶﹕說是學中國武術﹐但是比起想學那些蹦蹦跳跳﹐又要紮馬劈腿的苦功夫﹐不管老中老外﹐想學太極拳的人﹐比例上實在高出許多。所以我從在溫哥華的社區中心﹐打零工教拳的時候﹐主要收入﹑一向是來自於太極拳。
我記得讀過楊氏太極第三代的高徒陳微明先生﹐還評論演練其他的拳術是﹕『氣喘吁吁﹐汗流浹背﹐狼狽不堪』…可見大家因為發懶﹐而偏好太極﹐七八十年前﹑已有此風。
二﹑太極拳實有甚深的智慧蘊含其中﹕所以在俗語中﹐管很會打馬虎眼的人﹐都叫做『打太極拳』。
所以說﹐也許您對武術沒有興趣﹐也許您對慢吞吞的太極拳沒興趣﹐但是學點太極拳理﹐之於養身﹑乃至於之於人生﹐都有莫大的助益。
沈師傅為大家解釋一一下《太極拳理》與《太極拳簡史》﹕
『太極』是從易經的觀念而來﹐算是道家哲學最基礎的理論﹔不過論及武學﹐倒不必扯入黃老﹑或宋代理學等複雜的觀念。
『太』是『超越』﹑『極大』的意思﹐『極』是『界限』﹑『交界』的意思。所以我跟老外解釋『太極』﹐英文講來﹑就是『Crossing the Boundary』﹑『Over the Limit』。這可以就武術技擊﹐以及養生氣功兩方面來解釋﹕
一般的武術對敵概念﹐我是我﹑敵人是敵人﹐彼此之間是兩個不同的個體﹐各個門派的武學﹐便是以『躲避﹑化解﹑接應對方的攻勢﹐然後予以適當的反擊』﹐為顛撲不滅的武學定律。…從外行人的眼光看來﹐也應該是如此﹑對吧﹖不過太極拳的拳理﹐之所以創新而劃時代﹐就是它發明了另一種方式﹕
跟對方身體的接觸後﹐與對手的『力量流動』6﹐立即融合為一體。經由專精一志的靈敏觸覺﹐感受對手的體勢﹐進而可以操縱對方力量的走向﹑與重心轉移﹐使之不能自主﹐其力皆為我方所用。…也就是說﹐你的力量變成我的﹐而我的力量﹑還是我的。…這也就是為什麼﹐我翻譯『太極』為『Crossing the Boundary』。
這個理論聽起來很偉大﹑對吧﹖不過以我有限的經歷﹐遇到辦得到這個境界的﹐恐怕寥寥可數。…我自己當然也辦不到。
由養生法來看﹕一般的武術﹐練習氣功的要訣﹐雖各門各派皆有巧妙﹐但亦以採取天地自然之氣﹑納為己用﹐或入丹田﹑或入命門﹐或自然調息﹑排打鍛煉﹐不拘泥於儲於何經何絡﹐但求徐徐輪舞之﹐便可日起有功。也就是說﹕天地自然是天地自然﹑你還是你。
太極氣功的看法﹐則與其中心思想相同﹕直接追求天人合一﹐不拘泥於儲存元氣的概念﹐演練套路即是練氣。想像自己如同在空氣中游泳一樣﹐先是感覺空氣間的阻力﹐爾後突破體表的界限﹐讓大氣篩過軀殼﹐與周遭環境合一。這跟練習瑜伽暝想﹐裡面的『地水火風四觀』﹐略有雷同之處﹐只是注重的感觀不同。
太極拳是誰發明的﹖武術界的公認看法﹐跟民間傳說完全不同﹕『張三豐』創拳之說﹐實由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﹐抄襲自楊家太極一派的說法。『張三豐』在真實歷史上有三個﹕北宋一個﹑南宋至元末一個﹑明朝中葉又一個。民間流傳﹑以及金庸小說裡面創太極拳的﹐是中間那位。
稗官野史的說法是﹕自從明朝永樂大帝朱棣﹐推翻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﹐便一直派人要追殺他﹐甚至還派遣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﹐就是為了追捕建文帝。但他總不好說﹕『我是搶了自己侄子皇位的惡叔叔﹐請大家幫我幹掉他吧﹖』﹐於是他畫了建文帝的畫像﹐然後說是要尋找傳說中的仙人『張三豐』…追了幾十年後﹐搞得民不聊生﹐為了下台階﹐最後在武當山蓋了個三清殿﹐這整個事件﹐就算草草了事了。上面的照片是武當祭祀的主神『真武大帝』﹐原來是叫作『玄武大帝』﹐康熙年間﹑為避諱皇帝名字『玄燁』而改名…可見跟皇帝老爺衝突﹐神仙也得讓步。
我們武術界咸皆認為﹕太極拳原本無名﹐它僅是流傳於河南『陳家溝』的地方拳法﹐因為古時治安不好﹐所以該拳術僅在陳姓子弟民團之間教授﹑不傳外姓。創始人一說是陳家第一代族長陳卜(明洪武年間)﹐亦有一說﹑是創於後來的族長陳王廷(明崇禎年間)。
總之呢﹐清嘉慶年間時﹐有個叫做楊福魁的傢伙(後改名『楊露禪』)﹐因為家貧﹑被賣去陳家溝作長工﹐一來身體底子不錯﹐二來得到族長陳長興的賞識﹐因此得到陳家傾囊相授家傳絕藝。後來贖身之後﹐楊到京城又得到榮親王的賞識(一說恭親王)﹐因此發揚此藝於天下。
但是這個傢伙﹐為了隱瞞自己曾經被賣為奴的經歷﹐所以瞎掰了個『張三豐創拳說』﹐以自抬身價。根據武術及文化考據家﹐對照關於道教人物的傳說記載﹕張三豐會武功的文字紀錄﹐始出現於楊露禪發跡之後﹔於此﹐更可證明『張三豐創太極拳』之說﹐純屬瞎掰。
原始的陳家太極拳﹐動作可沒有現在各位看到的那麼輕鬆簡單﹕雖然演練的動作亦以舒展緩慢為主﹐但是裡面有騰跳的『旋風腿』﹐也有劈腿下勢的『跌叉』…當時楊家人﹐為了滿足王公貴族們『玉體不動』的庸懶養生需求﹐所以經過三代努力﹐終於把太極拳﹐搞成今天的模樣。
雖然小沈好像把楊家人說得跟鼠輩一樣﹐但是現今留傳於世的七派太極拳﹐陳﹑楊﹑武﹑吳﹑孫﹑郝﹑鄭﹐後面五派﹑皆受楊氏影響甚深﹔而且在那個冷兵器當道的年代﹐能以武藝揚名京城﹐可不是靠標榜拉攏﹑牽牽關係﹑請客吃飯就可以辦到的﹐楊氏太極的實力﹐不可小覷。
楊露禪剛進北京時﹐早期接觸﹑並且傳授武藝的徒弟之一﹐『武氏太極』的創始人武禹襄﹐由於他知道楊氏的底細﹐於是親自前往陳家溝從學。他在河南舞陽地方﹐從一個鹽商的手裡﹐得到了下面第一份文件『太極拳論』﹐這是清乾隆年間的一代武術大師﹐王宗岳的手稿。
因當時該武藝尚無名稱﹐而後人根據『太極拳論』一文中﹐發現其理論與陳﹑楊二氏的武藝多所契合﹐故『太極拳』之名﹐濫觴於此。
《太極拳論》‧清‧王宗岳
太極者﹑無極而生﹐動靜之機﹐陰陽之母也。動之則分﹐靜之則合﹐無過不及﹐隨曲就伸。
『太極』是所有萬事萬物觀念中﹐生於所有『相對概念』之前的『原型母體』。一旦開始運作﹐兩極相對的現象﹐上下﹑左右﹑前後﹑軟硬﹑強弱…便會發生﹔一旦沉靜不動﹐則處於混沌狀態。因為它處於『自我飽滿』的狀態﹐所以在運作的態勢中﹐自然會形成『動態的平衡』﹕虛實間互相填補﹐伸展中自有緊縮。
人剛我柔謂之『走』﹐我順人背謂之『黏』﹔動急則急應﹐動緩則緩隨﹐雖變化萬端﹐而理為一貫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﹐由懂勁而階及神明﹐然非功力之久﹐不能豁然貫通焉。
他力勢強﹑我力平緩﹐讓對方無重心可著﹐這個態勢叫做『走讓』﹔我力舒張﹑他力困縮﹐使對方無路可退轉﹐這個態勢稱為『沾黏』。在平衡的法則下﹐他力動作或快或慢﹐我也應對以同樣的形勢﹐使之無從分別敵我力量的界限。由熟練此技巧而抓到訣竅﹐再進階於讓對手摸不著頭緒的境界﹐就只是遵循這個大原則罷了…然而﹐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體會。
虛靈頂勁﹐氣沈丹田﹐不偏不倚﹐忽隱忽現﹔左重則左虛﹐右重則右杳﹐仰之則彌高﹐俯之則彌深﹐進之則愈長﹐退之則愈促﹐一羽不能加﹐蠅虫不能落﹐人不知我﹐我獨知人。英雄所向無敵﹐蓋皆由此而及也。
身體軀幹﹑結構要拉直﹐像是傀儡的頭頂﹐被吊了根絲線一樣﹐雖然飄搖穿梭﹑但始終挺拔﹔重心放在小腹丹田的位置﹐如同海上的船支﹐垂下了根鐵錨﹐雖然載浮載沉﹑但始終穩著。重心與結構的移動﹐不可以被對方捉摸出來。所以對方或推或扯我的左右﹑上下﹑前後﹐我便反應以右左﹑下上﹑後前﹐且力量速勢相當。因為與對手融合如混沌之『太極母體』﹐所以對手會覺得我像是個沒有重心的物體﹐如雲朵一般。太極高手們能應手皆得﹐都是以這個方式對應的。
(沈按﹕『一羽不能加﹐蠅蟲不能落』﹐是形容即使極輕微的力量﹐我都能夠感知到﹐所以連羽毛﹑或是蟲子剛剛落在我身上﹐我都可以靈敏地感知到﹐並且立刻放開力量﹐讓它們沒有著陸的重心而滑脫…這是武術文獻中﹐常見形容修辭上的誇大﹐請不要計較。)
斯技旁門甚多﹐雖勢有區別﹐概不外乎壯欺弱﹑慢讓快耳﹗有力打無力﹐手慢讓手快﹐是皆先天自然之能﹐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。察『四兩撥千斤』之句﹐顯非力勝﹔觀耄耋能禦眾之形﹐快何能為﹖
武術一道技巧甚多﹐但不外乎以相對強大的力量﹐與相對敏捷的速度﹐來佔便宜。…這些多少都要倚靠武者先天良好的體能條件﹐後天的學習﹑技巧上能帶來彌補很有限。但我們看『四兩撥千斤』這句話﹐顯然力量不是主要致勝的原因。另外﹐我們也見到某些年老的高手﹐可以同時對付好幾個人﹐這又豈是在速度上佔了便宜﹖
立如平準﹐活似車輪﹔偏沈則隨﹐雙重則滯。每見數年純功﹐不能運化者﹐率自為人制﹐雙重之病未悟耳。
體勢要像個不偏不倚的天平﹐身腰的輪動要靈活如車軸轉動。一旦感覺對方力量變化﹐就立刻跟著反應平衡﹔一旦敵我陷入鬥牛般地較力﹐便是敵我的體勢力量非但沒有融合﹐還成了各自凝滯的『雙重』。我們常見到有人習練此門功夫好幾年﹐但是一遇到對手便慌了手腳﹐變成蠻力拼鬥的『雙重』﹐然後被人牽制﹐都是因為沒有領悟修正自己『雙重』的毛病。
(沈按﹕『雙重』一詞﹐方家們多解釋為自我重心雙落的『馬步』﹐亦有人解釋為『角抗鬥力』的意思﹐我個人比較傾向心怡於後者解釋。)
欲避此病﹐須知陰陽相濟﹐方為懂勁﹔懂勁後愈練愈精﹐默識揣摩﹐漸至從心所欲。本是舍己從人﹐多誤舍近求遠﹔所謂差之毫釐﹑謬以千里﹐學者不可不詳辯焉﹗是為論。
要避免『雙重』蠻力較量的問題﹐就一定要懂得陰陽平衡﹐製造出『混沌母體形勢』的道理﹐這樣才算得上是懂得使用『勁』﹐也就是不同於蠻力的『真力』。懂得運用勁之後﹐練習會越來越上路﹐漸漸能夠制約成為本能﹑而隨心所欲。
太極拳的道理簡單來說﹐就只是『捨棄自己的拙力﹐借用別人的蠻力』﹐但是後來的人們﹐卻以為是『劃些華麗的圓圈﹐作些多餘的擰轉』。…我的天呀﹐這個玩笑可真是開大了﹗大家可要好好分辨清楚…這就是我對於太極武藝一道的心得。
推手則是太極拳另外一個劃時代的徒手武術對練新發明。也就是大家在電影中﹐或公園裡面﹐見到兩個人搭著手臂﹐在那兒扭腰擺手繞圈圈的玩意兒。
兩個人在不穿著護具的狀況下﹐約定好不準使用拳打腳踢等擊打技巧﹐只以推擠﹑拉扯﹑勾絆﹑擒拿﹑靠撞的柔性技巧(現代推手比賽﹐多半僅允許推擠拉扯﹐其餘技巧又不能用矣)﹐或定步﹑或在一個圓圈內活步應對。
武術家們對於推手訓練的評價不一﹕有人認為這是個聯結單人套路訓練﹐與實際作戰的橋樑﹐也有人認為鍛煉的訓練性質居多﹐實戰上未必可行。不過至少在鍛煉『聽勁』的體會﹐降低對打訓練上的傷亡﹐以及讓那些避免『汗流浹背﹑狼狽不堪』的太極君子們﹐誤以為『自己還蠻能打』的自我陶醉上﹐又邁進一大步也。
『推手』最重要的訓練目的﹐就是實踐前面『太極拳論』中﹐在搭手時與對方體表接觸﹐以體會感知對手力量流動的方式﹐以學會『聽勁』的鍛煉。聽勁是用觸覺﹑不是耳朵…這是因為聽勁練得好﹐毋須倚賴視覺﹐也可以察覺對方力量的走向﹐所以在武術文學體裁﹐便形容這個叫做『聽』。
聽勁練出些程度﹐便可以漸漸達到王宗岳文中所說﹐與對方融合為一體﹐進而控制對手體勢的『太極境界』。消融掉對方的力量﹐叫做『化勁』﹐進而運用彼力﹑並且集中自己的力量﹐合而為一來反擊﹐叫做『發勁』。不過其他門派﹐對於『發勁』另有解釋﹐此處則不多作贅述。
《推手歌訣》‧清‧王宗岳
掤履擠按須認真﹐上下相隨人難進﹔任他巨力來打我﹐牽動四兩撥千金。引進落空合即出﹐黏連貼隨不丟頂。
練習『四正推手』﹕掤履擠按的時候﹐要讓對方找不出敵我之間的界限縫隙﹐而無法出手。即使對方的力量強大﹐我卻像是扯住了牛鼻子的鐵環一樣﹐可以輕易地控制對方力量流動。一旦感知到對方的勁力失重﹐沒有掌握到我的重心所在﹐並且感知出我與對方體勢融合為一﹐沒有力量上的硬抗﹐以及接觸點將要脫落斷續時﹐便是我出手的最佳時機。
(沈按﹕履字應有提手旁﹐我的電腦沒有那個字﹑失禮。以膨脹鬆彈之力彈出對方﹐牽引對方的力量﹐找出縫隙而壓縮﹐以及用功整的架勢挺進﹐此四者為『四正推手』的技巧。)
彼不動時己不動﹐彼若微動己先動。似鬆未鬆﹐似展未展﹐勁若斷時意不斷。
對方不動﹑則敵我出於混沌狀態﹐我亦不當盲動﹔但對手心念一動﹐反應在極微細的皮表上時﹐我則迅速作出反應。這靈敏的應對﹐是建立在我完全地鬆弛肌表骨架﹐並且保持筋肉的彈性﹔所以不管是動態與靜態﹐我能夠一貫保持蓄勢待發﹐而且觸感靈敏的狀態。
(沈按﹕以前我有個學太極拳的師兄﹑開小黃的﹐他自稱融合太極功夫於駕駛中。不是開車開很慢的意思﹐而是他在紅燈轉綠燈的瞬間﹐應用了『敵不動我不動﹑敵微動我先動』的秘技…所以如果您住台北﹐坐到某輛非常會搶綠燈的小黃﹐而且不太愛踩煞車﹐那很可能就是敝師兄。)
湧泉無根腰無主﹐力學垂死終無補﹔體用相兼豈有他﹐浩然氣能行乎手。手勢步法十三式﹐不化自化走自走﹔足欲向前先挫後﹐身似行雲安用手﹖渾身是手手非手﹐但須方寸守所守。
若是沒有練出沉穩而立地成生根的步伐﹐以及靈活輪轉﹑卻有支軸功架的腰部﹐那麼練到死也是白搭。太極原理﹑與太極拳法並無差別份際﹐實戰運用的重點﹐在於能否將這股融合為一的力量﹐灌注在與對手的『接觸點』上。手法﹑步法的這十三種變化﹐只要運用巧妙﹐便能夠完全依對方的流動﹐而自然而然地應對。
我將要前進時﹐身體反而後坐﹐對方的力量﹑之於我便一直是失重的狀態﹐如此配合步伐與身法的移動﹐就像是行雲流水一般﹐對方豈能捉摸﹐我又何需使用等而下之的華麗手法來拆解﹖這樣一來﹐只要我緊守週身必要的要害之所﹐因為我流動如雲朵﹑流水的身步法﹐自然地便可以製造出更多可以出手的良機。
(沈按﹕本篇《推手歌訣》﹐在推手培養上雖重要﹐但是其中描述的應用法﹐有幾個破綻﹐因此我個人認為﹐這並非王宗岳所作﹔至少﹑這跟『太極拳論』不是同一個作者﹕
其一﹐『十三式』以及『四正推手』的名詞與練習﹐並未見於原始的陳家太極﹐而是始見於楊家太極的練習中﹐更不用提王宗岳的年代早於楊露禪﹐而是成於楊家太極﹐以此可知其歌訣形成的時間﹑比較落後。
其二﹑文中提到『湧泉無根腰無主﹐力學垂死終無補』﹐此論與『太極拳論』中的『立如平準﹐活似車輪﹔偏沈則隨﹐雙重則滯』比較起來﹐前者偏重於重心與結構的絕對強度﹐後者僅強調體勢的相對穩定﹐以靈活地反應平衡對方的力量﹐而不特別要求結構的強化。如以當時流行於京城的武術來分析﹕『太極拳論』還是純太極﹐『推手歌訣』﹑則已經攙了些類似形意拳的心法進去。
其三﹑『推手歌訣』非常強調出手的方法與時機﹐此與『太極拳論』中﹐立論於與對方融合成太極的原始意義﹐已經背離了些。)
發 表 時 間 ﹕ 2006/10/08﹐ 22﹕30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