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次的旅行我是很期待的,因為從我高中時第一次知道有「阿魯巴」這個地名,就心嚮往之。隔了三十年,我終於來到這兒朝聖了!
您知道的,30年前的台灣中學男生們,很流行一個惡趣味叫做「阿魯巴」(香港好像叫做Happy Corner)。總之某個百般無聊的午後,我們又開始阿魯巴某個同學的時候,被英文老師呵斥阻止;不過他接著說:
「你們知道嗎?在南美洲的北邊赤道附近,有一個小島叫做Aruba,它是荷蘭王國的屬地,就跟台灣曾經被「紅毛鬼」統治過一樣。那邊的少年們一如熱帶風情般,俊美、陽光、熱情、充滿著歡樂.....」
所以我立志有生之年,一定要去一趟阿魯巴,然後告訴他們:「在地球的另一端,也有個熱帶島嶼,也曾經是荷蘭的屬地,叫做福爾摩莎;那邊的少年也熱情、陽光、而俊美,並且玩著一個歡樂的遊戲,是以他們的國家命名。」
當我下榻酒店,向外一望見到「阿魯巴大柱」#時,不禁心生感慨:我終於來到了少年時期嚮往的阿魯巴島,但身邊已經沒有可以一起玩阿魯巴的朋友了。
(註# :這是我瞎掰的,這只是個酒店海灘邊的娛樂設施而已,方便魚群聚集)
所以我決定不顧形象與尊嚴,還有國民外交等旅遊禮儀的狗屁玩意兒;....在世界的阿魯巴中心,我獨自地阿魯巴、也大聲地呼喊著「阿魯巴!」
曾經在少年時代一起成長的故友們啊?小弟已經幫您們完成願望,在阿魯巴的首都奧倫傑斯塔(Oranjestad),進行了「打卡、拍照、阿魯巴」的神聖任務了。
言歸正傳:阿魯巴的地圖還真的看起來像放倒了的台灣,面積193平方公里,大概是台北市的2/3,紐約市皇后區的2/5大而已。如果您的腳力不錯,大概一個下午,就可以慢跑環繞全島一圈。
島嶼的西方(左邊)與南方(下面),是觀光客居住而密集的「酒店區」(Hotel Zone),也是比較多觀光客與旅遊的經典密集之處,機場與遊輪港口在南方的中間處。如果您信得過小弟的旅遊介紹的話,以下提供基本主要資訊:
從紐約搭飛機直飛阿魯巴,大約是4~4.5小時,與紐約夏季日光節約時間無時差,使用的電器電壓與美國/台灣也一樣。雖說是荷蘭王國的殖民地,但在當地直接使用美金現金也是OK的,由於地緣關係,當地人民多半能說英語,也能說西班牙語。美加、歐盟的公民與綠卡持有者不需簽證,可直接進入,其他國籍旅客需要另外申請簽證,這裡不是歐洲,申根條約不管用。
因為位居赤道,所以常年四季溫度在攝氏27度以上,且濕度頗高、如同南台灣。但因為阿魯巴沒有高地遮蔽,所以隨時都有強烈的海風吹拂,因此也不會覺得悶熱難受。....您就想像阿魯巴是365天都如同是「夏季的澎湖」,就方便準備衣物(還有關節風濕藥物)了。
由於阿魯巴地處赤道,所以沒有四季,與印尼巴厘島一樣只有乾季雨季,4~9月是可能會遇到颶風侵襲的雨季,而且歐美也算炎熱,所以是旅遊淡季,價格會便宜一些(遇到春假與暑假就例外)。10~3月則是歐美人士的避寒旅遊旺季,也是當地的乾季,適合交通旅遊,因此機票與住宿價格會提高。
關於交通運輸的話,我個人建議是直接租車比較方便且經濟。阿魯巴與美加地區與台灣一樣是右駕,車輛儀表板與路面的標識都是公里的公制。....一個面積比台北市還小,道路跟澎湖一樣單純的小島,您如果還會迷路,就真的是無可救藥的路痴了。
阿魯巴的公共交通不能算是很方便,只有公車與自己花錢叫車兩個辦法,公車的發車頻率不是很頻繁,而每次都叫車也不是很划算。阿魯巴土地空曠停車方便,而且是產油地區,就算需要加油,油錢也比美加或台灣還便宜。
因為某個我也懶得追究查網路的植物學 + 氣象學的原因,阿魯巴全島的樹木,由於長期的強烈海風吹拂,幾乎全部的樹木都會長成照片們裡面的模樣,然後尖端都會朝向西方的酒店區。
所以如果您在阿魯巴上面迷路的話,往樹木尖端的方向慢慢走,就可以回到燈火通明、死觀光客們聚集的地方。
這種樹木形狀如同日本漫畫「第一神拳」矢吹丈的髮型,儼然成為當地的Logo,連可口可樂上面都有印。
對了,跟故鄉的澎湖一樣,阿魯巴也有綠蠵龜。
作為一個介紹旅遊的部落客,我承認我算是很不求甚解又蠻懶惰的:
由於某個我懶得找網路資料的原因,阿魯巴周遭的海域,有非常多的二戰遺跡留下的沉船與飛機殘骸,再加上環境保護作得很棒,因此形成多元化的漁場,變成海洋生態極為豐富的浮潛觀光資源。
不論是浮潛或是背著氧氣桶深潛,阿魯巴絕對會是您不想錯過的好地方。
這邊的魚汛與珊瑚礁都很接近本島,所以不需要開船離開很遠;也因為海洋觀光資源豐富,所以不會很龜毛地限制你不準摸這個、不准碰那個。
....不過您如果看到海中也會有海蛇,自然就不會亂摸亂碰,而會小心翼翼了。
這張照片是從前面那個「阿魯巴大柱」旁邊的新月形礁石,回望而拍攝到的。
本則阿魯巴遊記的最後,小弟要偷渡一個個人的想法,可能政治正確性不太OK,但這也是我對於居住在故鄉的大人們一個苦口婆心的建言:
阿魯巴其實是土壤貧瘠、淡水水源貧乏,種不出東西的荒島,觀光業是島上的第二產業,而他們的第一最賺錢的產業,是世俗認為最惡名昭彰的「石化產業」。加勒比海一帶,以及阿魯巴島附近的委內瑞拉,乃是石油的主要產地之一。
阿魯巴的母國是荷蘭,荷蘭最有名的是「皇家殼牌石油」。在阿魯巴的北面與東面,可以見到林立的海上油井,以及煉油廠。
以上的照片,是我在阿魯巴的海灘附近拍攝到的。只要有心,觀光與海洋生態的保護,未必不能與石化重工業和平並存。
「左派左得好、要飯要到老」。故鄉的大人們,監督商人們的品管是必須的,但千萬別一昧地反商。阿魯巴已經證明了,挖石油煉油的荒島,也能搞出高品質的海洋觀光業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