料理美術館﹐位於某家銀行的地下室﹐據說是三井日本料理的分支單位。我到這兒的時候﹐觀察了一下前後左右﹐這裡好像是金融單位林立的區域。
我看新聞裡面的描述﹐在故鄉操作股票的專業人士﹐或是散戶﹐好像手風順的時候﹐往往會吃頓大餐犒賞自己﹐因此金融投資機構的附近﹐往往有不少高級的好餐廳。
古人說佛要金裝﹑人要衣裝。精妙的餐具﹑裝璜﹐似乎能製作出某種威儀﹐令人的心境有不同的期待與預設立場。
我這裡要說個隱藏在我心中很久的小秘密﹕即使說我十歲便學習傳統中華武術﹐不過當年進大學挑武術性社團﹐其實我本來是想學日本劍道的﹔原因很簡單﹐因為它們的制服﹑盔甲比較好看。
不過製作一套護具﹐當時的要價在台幣萬元之譜﹐加上我身材肥滿﹐又得加錢訂做。在猶豫之際﹐忽然發現國術社﹐社費一學期才兩百五十元﹐而且社團還提供器材﹐完全不必買﹐於是就加入國術社﹐乃至於一直練到現在。
這是綜合套餐的生魚片。那個套菜﹐好像有個蠻帥氣﹑蠻優雅的名字﹐但是我忘記了。
長期修煉劍術﹐其中的心訣之一﹐就是「矛長劍短皆不現」。如果用在吃飯上來解釋﹐就是用嘴巴﹑舌頭來吃飯與品嘗﹐而不是用眼睛。
這裡的生魚片食材很新鮮﹐切口也平整﹐適合咀嚼﹐it's a good sword。
安康魚肝味道也不錯。
古人有「以型補型」的見解﹐也就是吃肝補肝﹑吃腎補腎﹑吃腦補腦。記得高中的時候﹐生物老師教說﹐那是錯誤的觀念﹐因為內臟﹑肌肉的蛋白質﹐進入胃腸﹑肝臟分解後﹐隨著血液流到全身﹐它們又沒有裝上導航系統﹐怎麼可能只助益於某個單一的臟器﹖
後來讀了生物化學﹑生理學之後﹐又學到脊椎動物以上的品系﹐各個內臟組成所需要的氨基酸是類似的﹐也就是說﹐安康魚﹑豬﹑牛﹐或是人的肝臟﹐細胞組織結構使用的氨基酸﹐是一樣的﹐而其他的內臟﹐則未必用得到那些肝臟才特定使用的氨基酸。
所以讀了一堆書﹐繞了一圈﹐吃肝補肝﹐還是正確的。
這是A點的握壽司組合。
A說我們生魚片﹑壽司上面擺的蝦頭﹐可以請它們再拿去炸成酥﹐於是後來就變成了這個。
說個有點不敬的話﹕嗯﹑的確比快炒店作的炸蝦頭好吃不少。
這個是鮑魚沙拉﹐鮑魚醃得也不錯﹐有點像壽喜燒醬料的滋味﹐但又不會太死甜。
說來我好像鮮少次數去品嘗鮑魚﹑這種傳說中的高級食材﹐因為我覺得這玩意兒的外型很鄙瑣。難怪色情文學﹐會管女性外生殖器官叫做鮑魚。
這個是烤蟹腳。
這大概是奶油焗烤干貝一類的東西﹐干貝很鮮甜味美。
這是烤羊排。…嗯﹑他們作海鮮的確比較內行些。
這是用和牛肉作外面的包裹為壽司﹐然後和著麵皮下的壽司捲﹐味道蠻不錯的。
我的魚肉味噌湯。拍這個的時候﹐被A白了一眼﹐大概是我為何連這種東西也要拍。
原因很簡單﹐因為我怕忘記﹐我怕忘記發生過的事情。從剛開始只是怕瓦斯爐沒關﹐到其他更複雜的東西。
記得十幾年前﹑某年的父親節﹐我當時正好回台灣﹐我請先父到住家附近的三井用餐﹐那個時候就有吃到這道干貝湯品。這個東西好像被命名為紙鍋﹐在當時﹐還是蠻炫﹑蠻新奇的東西。
當時還不是數位相機流行的時代﹐所以沒有留下任何影相的記錄。好在我的記性還可以﹐所以記得曾經請父親吃過這個。
說我迷信吧﹖每次跟別人分梨子吃﹐通常都不會有好事﹐總是會有離別。我見到與A的水果上﹐各有一瓣梨子。
我不覺得廚房會那麼厚功﹐東摘一瓣﹑西摘一瓣﹐這兩瓣梨子﹐多半還是來自同一顆﹐於是我要求說﹐要嘛就都是我吃﹐不然我就不吃這梨子﹐於是A就全讓給我吃。
用餐完畢﹐本來想送A一程﹐她說了些話﹔我雖然有點小驚訝﹐不過倒不至於太驚訝。勝敗乃兵家常事﹐這個道理﹐我早該在十歲習武時就會了。
面對她有點複雜的眼神﹐我反倒不知道如何安慰。
留白﹐是不論在藝術﹑或是劍術中﹐最高等的境界。所以不必多說什麼﹐或許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