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西醫最不可憾動的基礎是解剖學(人體內的實質物理結構)與生理學(人體內的化學流程)﹐那麼中醫基礎最不可撼動的基礎﹐是以黃帝內經﹑難經﹑以及傷寒論﹑金匱要略﹐再加上明﹑清朝發展出來的溫病學說﹐四者所形成的現代中醫理論。
中醫基礎裡面﹐尤其是關於診斷的﹐是整合了許多種不同面向的概念﹐來剖析人體在健康/疾病態時﹐會有什麼不同﹖以及病機在演變時﹐以及遇到庸醫誤療後﹐可能會變生什麼症狀﹖關於遇到庸醫下錯藥這個項目﹐中醫著墨甚多(傷寒論)﹐西醫方面是幾乎沒有提及。所以有能耐的中醫﹐光是聽病人講述一路下來的病情演變﹐就知道對方是否遇到好大夫﹖
中醫劃分人體的方式固然與西醫不同(請參考前文)﹐就只是中醫內部﹐又有幾種不同的認知方法。大致分類如下﹕
一﹑黃帝內經的八綱﹕以陰陽﹑表裡﹑寒熱﹑虛實﹐來分析病人與病邪之間﹐能量的相對強弱程度﹐來規劃治療劑量的輕重與選擇。這個理論﹐是跨門派必用的概念﹐乃至於現代中醫。
二﹑黃帝內經的臟腑理論﹕以類似解剖學的觀點(但定義實在與西醫相差很多)﹐來定義六臟(心﹑肝﹑脾﹑肺﹑腎﹑心包絡)﹑六腑(小腸﹑膽﹑胃﹑大腸﹑膀胱﹑三焦)﹐以及一些奇桓之腑(如腦﹑骨髓﹐血管﹑子宮…等)的個別作用。
三﹑黃帝內經﹑難經﹐以及傷寒論的經絡理論﹕六經傳導﹐以及症狀變生﹑傳導﹑誤診的理論基礎﹐在此非常完備。尤其傷寒論﹐必須要特別介紹一下﹐因為現在中醫流派﹐大概有為數十分之一的人﹐屬於遵守張機傷寒論心法的經方派。
在東漢發表以來﹐包括中國本身﹐以及流傳出去的韓國﹑日本﹑越南等地﹐兩千年來醫家的經驗是﹕只要症狀﹑脈相符合傷寒論的描述﹐就照著書裡面開的藥方﹐連劑量都不要更動﹐治癒率是百分之百﹐而且非常速效﹐幾乎是數天內就可以搞定。
四﹑溫病四階論﹕這個理論﹐主要成形於清朝一位號稱天醫星下凡的大師葉天士(就是發明京都念慈庵川貝琵琶膏的那個傢伙)﹐也是整理出中醫瘟疫學的始祖。我個人認為﹐溫病學派作為單兵操作﹐也就是治療一般個人獨特性的疾病﹐實在不怎麼樣﹔不過用來分析大規模急性發生的公共傳染病﹐倒是蠻優秀的。
五﹑六淫/外邪理論﹕這是源自黃帝內經﹐而且歷代一直有增定的學說﹔不過這套學說﹐只能解釋外在因素﹐對於自體為何正氣會衰弱﹐就不怎麼靈光了。
各位也別看了﹐覺得很複雜。就好像之前的文章提及﹐即使是西醫﹐當初在醫學院﹐明明就全身上下都學過了﹐但是實際就醫臨床一陣子之後﹐也會習慣以自己擅長的科別﹐來看待病人﹑乃至於產生或多或少的偏頗﹕製藥的﹑作整脊的﹑開刀的﹐對於人體的認知Maping﹐都會各自傾向生化細胞組織基礎﹐神經肌肉基礎﹐或是臟器結構基礎﹐以不同的Level來看待疾病本身。
本則中醫理論介紹﹐倒還不打算詳細介紹其中的內容﹐畢竟真的要完全熟悉其中奧妙﹐大概差不多得研究個十年八年﹐然後可以拿個中醫執照了。我提供兩個笑話﹐作為結論吧﹖
有一回﹐有四位博士一起搭車﹐結果車子忽然故障了。其中的機械學博士﹐就建議要檢查引擎﹐化工博士則建議檢查油路系統﹐電機博士﹑則建議檢查電瓶與線路﹔然後這個時候﹐資訊系的電腦博士就建議﹕
「把窗戶關起來﹐然後再打開。(Shut down the windows and reboot)」
另外一個例子﹐則是之前回台灣時﹐看到電視裡面有些養生的帶狀電視節目。主持人前一週請了位胃科﹑十二指腸的醫生﹐他就說啦﹕
「我們的胃﹑十二指腸是消化吸收的關卡﹐裡面的黏膜很容易磨損﹐造成潰瘍﹐所以要多吃點帶油脂﹑潤滑的食物﹐並且避免纖維過粗的食物﹐如粗糧與粗糙的蔬菜水果﹐這樣可以減低腸胃壁的物理性刺激與磨損。」
然後下一個禮拜﹐來了個大腸科的醫生﹐他卻這麼說﹕
「我們的大腸蠕動﹐由於現代人生活形態﹐運動不足﹐所以需要多吃點纖維比較粗的食物﹐以刺激蠕動﹐刮清大腸內的皺褶。而且油脂會導致壞菌增生﹐所以過食肉類﹑肥肉﹐不利大腸的健康。…」
所以主持人跳出來吐糟說﹕「等等…上禮拜我們來了個胃科的﹐他說少吃纖維﹑多吃油﹐比較能保護胃壁。…你們這些醫生﹐不能各人只管自己科別的那一截而已啊﹖﹗」
這種見樹不見林的現象﹐各行各業的領域都會有﹑無可厚非。所以能遇到能夠同時鳥瞰全局﹐但又精通專項的醫生﹐不管是中醫或是西醫﹐真的蠻不容易的﹐這也是我個人對於自己醫術的警惕與期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