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常常有個說法,就是如果有點小意外、小受傷,那麼已發生了所謂的「血光之災」,所以接下來的日子,可以稍微寬心一陣子。

因為似是而非的數學機率觀念,大家會覺得,一個人在某個時段中,總體發生意外的數目是有限的,既然壞事已經發生了,那麼接著發生壞事的Quota已經用完了。…相信這個說法的人,為數還蠻多的。

Well,大夫要告訴你,這個概念是錯的。你不但不能放鬆,反而皮要蹦更緊,因為你正處於帶塞的倒楣狀態

 

「機率概念」是所謂的「汽車照後鏡理論」(照後鏡看不到前面的路),也就是以曾經發生的事件經驗機率,在該事件環境的主要前提沒有改變下,那麼未來可能發生的機率,大概也差不多。

比如說,如果某個地區,之前累積的統計數據,發現被雷劈中的機率是每年「萬分之五」,今年那邊只出現一千人次,但已經劈死五個人了。那麼整體而言,那個地區今年內,除非造訪人次累積到萬人以上,那麼再有雷擊傷人的次數是零。

 

不過很不幸地,自然環境不是實驗室的試管、培養皿,我們沒辦法完全控制、預測外界新來的交互作用,這也就是社會科學、經濟學家所謂的「外部性因素」。…所以或許有個我們不知道的因素改變了,導致機率高於萬分之五;如果我們傻傻地只迷信於統計數字,就很容易冒險了。

 

機率概念這個數學工具,某種程度來說,是因為我們「還摸不清楚,某個事件形成的因果關係」,所以只好用照後鏡理論,這種落後指標的經驗法則來推衍。

 

「落後指標」的意思是,對於某個事件發生的「因果關係、對價關係」,我們還無法掌握,所以只好靠經驗法則,估算出某個封閉時空限制內,該事件會發生的頻率。

 

即使不提「因果關係」,這個優先順序高於「機率關係」的東西。之前用的例子,「某個地區被雷劈死的機率,是每年萬分之五」這個事件,數學統計上的母數,是「該地區一年內造訪的人次」,而不是以你「個人的生命事件」為母數。

 

畢竟你還沒有被雷劈死,不是嗎?所以你被雷劈中的機率,目前還是0%。…因此不管某個地方發生雷擊的機率是多少,遇到下雨天你都得小心,因為「被雷劈中」的這個Quota,你這輩子都還沒有用到過。

 

 

「發生小意外、所以大意外不會來」這個概念的謬誤,除了上述的統計觀念外,主要是忽略了「因果關係」,這個優先順序更高的因素。

 

如果你會發生小意外,代表你最近的身心狀況較差,注意力不集中;所以就因果關係而言(注意力不OK→發生意外),除非你的注意力有得到改善,也就是皮要蹦緊一點,否則你持續發生狀況的頻率會更高。

 

 

 

這就是我開給您的藥方,請查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nohye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