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0270.JPG 

 

因為有些病人大人﹐以及網友﹐有時臨時出毛病﹐或是居住地點比較偏遠﹐未必有機會接受比較正式﹐如圖片中一樣華麗的中醫治療(他說可以貼的)。

我又常常被丟一些問題﹐所以想了想﹐乾脆整理一些﹐讓沒有任何中醫基礎的朋友﹐也可以在家裡操作的方法﹐來對付各種惱人的小毛病。

不過還是先提醒大家﹐有毛病還是去看您身邊正式的西醫﹑中醫比較好﹐以下我所給的意見﹐僅能視作養生建議﹕


一﹑落枕﹑肩頸﹑頭痛﹑偏頭痛﹕

還好我之前已經寫了這篇﹐請點過去看就好啦﹐感恩感恩。

 

二﹑胃痛﹑漲氣﹑胃酸﹑反胃嘔吐﹑暈機﹑暈船﹑暈車﹑害喜﹑心悸﹑打膈…等毛病﹕

DSC00317.JPG 

開始學習尋找針灸穴位前﹐先介紹一個概念﹑叫作「身寸」。每個人的高矮胖瘦不同﹐所以每個人的「一寸」﹐當然長短也不一樣。

所以本文或之後的內容﹐提及寸的概念﹐應該要以被施術的人為基準。如果您是自己按摩自己﹐那就用你自己的手測量﹔如果你是幫別人操作﹐那麼就要用那個人的手來測量。

先介紹簡單的﹕你自己拇指的寬度﹐就是「一寸」。你的食指尖﹑到第二指節的距離﹐就是「兩寸」

 

有病人曾經問我說﹐人體這麼多穴位﹐要如何一個一個記憶﹖以我所知﹐學院派的中醫﹐就是照課本章節﹐從手太陰肺經﹐一路教到足厥陰肝經﹔然後大家就很勤勞地﹐360多個穴位﹐一個一個背下來﹐包括功能﹑位置﹑下針角度與深淺﹐以及使用的禁忌等等。

這倒也沒有對或不對﹐不過我是從學徒制度學起來的﹐我被教導﹑背穴位的方式呢﹐則是以使用的頻率多寡﹐一層一層地教下來。

作個比喻﹕如果記憶穴位就好像記憶英文字彙的話﹐那麼學院派的記憶方法﹐就是拿本字典﹐從A背到Z﹐很全面﹑但也有點枯燥無味。而我學習的方式﹐則是學習「簡易英語會話20句」﹔…您如果仔細想想﹐不管是機場﹑餐廳﹑酒店﹑叫車﹐每個場合會使用的句子﹐大概也頂多就是20句。

我個人是覺得﹐用這種方法來記憶﹐會比較貼近臨床上的使用﹐也會比較有趣生動一些。

DSC00318.JPG

這個照片﹐我扎自己的穴位﹐叫做內關。這個穴位﹐就是臨床上極為常使用的穴位﹐號稱針灸師傅的十個吃飯穴﹐口訣叫做「內關心胸胃」

它的位置﹐在前手臂內側﹐腕線下兩寸﹐位於兩條筋的中間(照片裡面﹐我還特別拿簽字筆劃線﹐因為我手腕的皺褶不只一條)。

只要是跟心臟﹑胸口﹑胃脘有關﹐非呼吸道疾病的問題﹐這個穴位有神效﹐可以治標﹑也可以治本。操作的方式﹐就是用你自己的手指﹐按摩另外一手的內關穴﹐一邊揉進去﹑一邊鑽進去﹐務必要覺得酸麻﹐通常兩﹑三分鐘之內﹐被施術者會開始打膈﹐這代表胃脘擁塞的氣已經打通﹐就可以開始按摩另外一邊。

內關穴是美國在40年前引進針灸醫療時﹐第一個被保險公司承認給付的治療項目﹐治療的疾病叫做害喜孕吐

因為孕婦初期覺得噁心反胃﹐是由於雌激素(Estrogen)昇高﹐但使用壓抑雌激素的藥物﹐則會導致流產﹐所以西醫在這個症狀﹐是無能為力的。但是內關很有趣的地方在於﹐這個穴位不但可以止孕婦噁心嘔吐的感覺﹐居然還可以安胎

(不過如果您使用內關的目的是在安胎的話﹐我建議還是交給專業的針灸師來操作比較好﹐因為這種狀況﹐下針的角度會比較特別﹐自家按摩可能沒辦法安全完成。)

中醫理論﹑左氣右血﹐所以當按摩左右內關穴﹐明顯覺得某側特別酸痛的話﹐左邊代表疾病是由於精神﹑官能﹑壓力所導致的症狀﹐我們稱為「氣分病」﹐還算好治﹔如果是右邊比較疼痛的話﹐則屬於「血分病」﹐這代表相對應的實際內臟﹐或者是胃﹑或者是心血管﹑或者是食道﹐已經有實質的損傷﹐比較難治耗時。

(沈按﹕螳螂拳裡面的勾摟採手﹑螳螂刁手﹐擒拿術所謂扣脈門的技巧﹐扣的就是內關這個穴位﹐有鍛煉指爪之力的人﹐重扣可以導致敵人手臂觸電﹔所以見到有武術家﹐無名指﹑小指刻意蓄指甲的﹐要格外留意)

 

三﹑鼻塞﹑流鼻水﹑打噴嚏﹑不聞香臭之嗅覺故障﹕

以上的症狀﹐有可能是過敏症狀﹐也有可能是感冒的症狀。這裡我們所使用的穴位﹐叫做上星穴

不過我言明在先﹕上星穴只能治標﹐不能治本﹐也就是只能拿來救急一下而已。如果要治本﹐使用針灸或中醫的方法﹐已經超過懶人包的範圍﹐太過複雜。

DSC00319.JPG 

上星穴的位置﹐在前髮線後一寸﹑面部正中線上

或許有人問﹐如果病人是禿頭﹐前髮線已經消失了怎麼辦﹖針灸的人體測量﹐眉心到前髮線是三寸﹐再加一寸即可。

DSC00324.JPG 

找到位置之後﹐只是用手指按沒有用﹐務必要一邊揉﹑一邊鑽﹐要覺得會酸麻才行。

雖然上星只是治標穴﹐但有速效﹐通常在按摩得當下﹐30秒鐘之後﹐鼻子就會通了。

 

四﹑咽喉緊﹑疼痛﹑多痰﹑扁桃體發炎﹕

這裡您需要使用兩個穴位﹐要同時一邊揉﹑一邊鑽﹐而且要務必覺得酸麻﹐而且要以每分鐘鑽揉100下的速度操作才行。不過我言明在先﹐這個自療方法﹐也只是治標﹑運氣好才能順便治本的方法。

受限於我沒有三只手來拍照﹐所以只能兩個穴位分別介紹﹔不過請記住﹐兩個穴位要同時按摩才能見效﹕

天突.jpg 

天突穴﹑位於身體正中線(任脈)胸口兩條鎖骨與胸骨聯結處﹐那個V字型的凹陷處

按摩的時候﹐最好如我示範﹐使用食指鑽揉﹐比較能刺激到。如果照正式針灸的方式﹐這個穴位﹐要貼著胸骨背後﹑避開氣管﹐至少要下針一寸~一寸半﹐才能達到最有效的針感。沒有經驗的針灸師﹐通常不敢扎這個穴位﹐因為這個位置就在氣管上面。

3682395_1a4676affc2c6805f328f93ac5f03581.jpg 

這個穴位是經外奇穴﹐叫做颏下﹐是人體正面中線(任脈)﹐下巴U字型骨頭的最前端的凹槽處﹐要用拇指摳著那個地方﹐覺得酸麻為度。

要治療本項目的症狀﹐這兩個部位﹐最好就是一個用拇指﹑一個用食指這樣鑽揉﹐而且要覺得會酸麻﹐大概操作2~3分鐘之後﹐喉嚨就能鬆開。

 

五﹑哮喘﹑咳嗽﹑胸悶﹑肺漲﹕

中醫有句俗話說﹕「進門聞咳嗽﹑大夫皺眉頭」

一來﹑因為咳嗽可以是心﹑肝﹑脾﹑肺﹑腎所引起的﹐成因非常複雜。二來﹑病來如山倒﹐病去如抽絲﹐它是許多疾病的第一症狀﹐卻又是痊癒恢復時﹐最後消失的症狀﹐因此非常難搞定。

所以以下我介紹的中府穴﹐只是治療本項目的治標穴﹐如果要治本﹐慢性咳嗽的病因﹐可能是您的飲食有過敏原﹐可能是您居住﹑工作環境的空氣品質不佳。治本之道﹐其實在您那邊﹐不在大夫這裡。

中府穴的位置﹐以傳統中醫的尋穴方式﹐是第一肋骨間﹐任脈左右旁開六寸。不過這樣講很籠統﹐也不利懶人在家裡自己操作﹐所以我示範一下學徒制下學習的我﹐找這個穴位的眉角﹕

1strib.jpg 

所謂的第一肋骨間﹐就是第一條肋骨﹐跟第二條肋骨之間的縫隙。因為這裡是胸部的上緣﹐所以哪怕您是波霸的女性﹐或是猛男的大胸肌﹐都不會很難觸碰摸到。

六寸.jpg 

我們身體的正中線(任脈)﹐到鎖骨末端的距離﹐正好是八寸。所以六寸就是中線過去﹑再折一半。照片中我食指點住的地方﹐就是旁開六寸處。

或許有人會問﹕如果我是猛男/波神﹐我的胸部是有曲線的﹐那麼那個「左右旁開六寸」﹐要怎麼測量呢﹖

中醫針灸學丈量身寸距離﹐是以「骨距」為基準(Boney Measurement)﹐所以不會考慮病人的體型的肥滿壯碩﹐肌肉或肥肉的隆起。這也是為何﹐以人類而形成的針灸學﹐可以應用於貓﹑狗﹑馬匹等動物身上。

(附錄﹕馬匹針灸狗類針灸貓類針灸

中府.jpg 

所以直坐標的第一肋骨間縫﹐再加上橫坐標的旁開六寸﹐就可以得到中府穴的位置了。

還是一樣﹐您按摩的時候﹐務必要一邊揉﹑一邊鑽﹐覺得酸麻才算數。

 

順便介紹一個冷知識﹕根據宋朝的某醫家說﹐用米粒灸中府穴﹐每次50~100壯(重複50~100次﹐兩邊要乘以二)﹐有美白顏面﹑去雀斑的療效。

不過我言明在先﹐這個理論﹑我從來都沒有操作過﹐所以我不知道管不管用。

上面這個影片﹐就是所謂的「米粒灸」

米粒灸的優點﹐就是可以將針效﹐垂直穿透到皮下三寸。像中府穴位於肺葉上﹐用針垂直刺﹐頂多下0.3寸﹐再深入一點﹐就會插傷肺泡導致肺氣腫了。所以如果硬要要求直下三寸的針效﹐米粒灸是唯一的選擇。

雖說是源自古中國﹐不過目前只有日本﹑韓國的針灸師﹐還在操作這個東西﹐絕大多數的中醫﹐都懶得用這種吃力又未必見效的治療方式了。

莫說外行人見了覺得麻煩﹐我大概都幾百年沒有使用過這種東西來治療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nohye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